戾太子刘据死于“巫蛊之祸”之后,汉武帝刘彻方才彻底醒悟过来,深深悔恨自己昔日对刘据的诬陷与威逼,恨意充斥心头棒棒策略,遂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清洗行动。奸臣江充正是在此时被刘据之名义与死背后的正义情绪所击中,最终被处死,连同他的三族也被夷灭;就连太监苏文也被烧死在横桥之上,涉及此事的所有人都没有好下场,恍若一场因果报应的清算在朝野间蔓延开来。
为了表达对太子哀思,刘彻还专门下诏修建了一座思子宫,宫苑内又设立了归来望思台,希望刘据的魂魄在遥远的彼岸能够有归来之日,思念之情化作静默的祈祷,被人们在每一次月落星沉时细细念及。
戾太子刘据有一子刘病已,被关押在长安的官狱之中。虽然后来平反,但为何汉武帝并未立刻遣人将刘病已接出狱外?原来刘病已在狱中慢慢长大,长安官狱的负责人丙吉对他照料有加,专门挑选温柔贤淑、性情娴雅的女囚来照顾他的日常起居,刘病已还用私房钱与力所能及的帮助去报答照料他的这份恩情。于是,刘病已在狱中并未因身处困境而遭受太大痛苦,但这份人与人之间温暖的联系也让人不禁怀疑,丙吉如此“偏爱”是否只是出于慈心,还是早有皇命在身的默契安排。
展开剩余61%在刘病已四岁多的时候,刘彻身患重病,一位望气术士说长安官狱中有天子之气,便派使者前去核查长安26座官狱的犯人人数,结果是一律不论罪行而杀戮。等这些使者来到丙吉府邸时,丙吉却紧闭大门,不让他们进去,公然与皇帝的旨意对着干,仗义执言地与天子对立。使者把情况禀报回去,刘彻并未发怒,反而说这是天意,并下诏大赦天下,刘病已得以出狱,由祖母史良娣的家族抚养长大。
同月,刘彻驾崩。临终之前,他留下了两道遗诏:第一道是将刘病已收养入掖庭令之职,并正式将其录入皇家宗谱,承认他的身份;第二道则命霍光、上官桀、金日磾三位顾命大臣封侯以示安抚。刘彻作为历史上知名的帝王,临终前这两件事显然被他视为关系大汉王朝未来的重要事项,透出他对这个孙子的特殊关注。掖庭令张贺曾是太子刘据的家吏,对刘病已也极为关心,甚至参与了刘病已人生大事的操持,显现出他对这段血脉传承的特殊情感与责任。
刘据虽被陷害,但他的起兵之事并非全无事实基础,作为刘据之子,刘病已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牵连。另一个层面,汉武帝并非只有刘据这一子嗣。年事已高、身体日渐衰弱的他,若对这个孙子过分偏爱,必然引来朝野诸多议论、群臣争议,担心储位之争、国政之乱,因而不得不以一种相对克制、冷淡却并未完全弃之的态度来照看他。
太子刘据已经死去,这一脉的延续就此中断的担忧始终萦绕在朝中高层的心头。为了让刘病已平安地成长、成为未来的希望,皇权不得不在情感与政治之间作出妥协,表现出一种克制而不失关照的姿态。谁料人的计划往往赶不上天意的安排,经历了儿子刘弗陵、孙子昌邑王刘贺之后,大汉王朝最终还是让未来的希望托付给了刘病已,似乎天命早已在暗中指引着这段血脉的延续走向。
发布于:天津市投配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